您现在的位置: 医院首页>>医院动态>>医疗动态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多措并举迎高峰 暖心服务护健康
春节假期结束,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迎来了就诊高峰,门诊大厅、各科室诊区人来人往,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和需急诊手术等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单日门急诊量达到3500余人次。为切实保障节后患者就医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黔东南医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服务提升为目标,通过提供温馨及特色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扩容诊疗资源配置、爱心志愿服务等多项举措,以高效、便捷、温暖的医疗服务守护群众健康。
门诊温馨医疗服务
挂什么科、到哪个诊断室就诊、检查如何排序……在面对患者和家属的疑问时,导医和志愿者们总是会耐心开展分诊和引导并及时提供各类就诊帮助,传递医者温度。
而这些仅仅是门诊温馨服务的一部分。为持续实现便捷、高效的门诊诊疗,目前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门诊区域设有各类智能化设备,可实现自助挂号、共享轮椅、发票打印、清单打印、自助复印、自助取袋等自助式服务;同时在各服务台相应配备了针线、老花镜、纸笔、轮椅、写字板、一次性水杯、爱心糖果、抽血室专用妈咪小屋等便民物资,以及时满足患者或家属的相关需求。
门诊特殊关爱服务
为持续强化门诊助老、适老服务能力,门诊部专门设置了“老年人、特殊人群关爱服务”,为老年群体就诊便民服务设立了专门的路径。导医们流动到“老年服务专岗”上岗,为就诊期间遇到困难的老年及特殊患者主动提供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一条龙服务。
市民王奶奶是一位独居听力下降老人,过去就诊时常常因为行动及沟通不便,影响诊疗进度。这一次,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为其提供了全新的就诊体验——门诊导医携带写字板全程流动交接陪同就医,实现了高效的就医流程。“医院的创新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医者温度,谢谢!”看诊结束后,王奶奶大声向医护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门诊部还通过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或社区,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持续护理需求,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延续护理服务不仅仅是医院护理的延续,更是一种全方位、连续性的护理模式,解决了患者实际护理问题,促进患者康复,并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扩容诊疗资源配置
门诊实行全年“不打烊”,无假日医院,针对某类疾病门诊病人量突增导致的就诊等候时间延长,实现弹性排班,门诊高峰预案落地,立即通知专科主任安排加派坐诊医生,安排高级职称、经验丰富的医生接诊。加强医疗资源,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尽快得到专业诊疗,有效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满足病人就诊需求。
实现“全院一张床”模式统筹床位管理。针对住院病人爆满的科室,一方面积极利用住院部同类专科病房床位进行分流,并通过调整病房或对床位进行动态调整,按照专科相近、位置相邻、先近后远、避免交叉感染的原则进行跨病区收治患者,提高收治能力;另一方面为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得到入院治疗,急诊重症、综合ICU医护人员春节不休假满负荷排班……同时由各科室按医院规章制度,采取及时接诊、联合查房、适时会诊等措施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保证跨病区患者医疗安全。
门诊导医能力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门诊导医服务能力,门诊部积极组建多语种导医服务分队,有苗语、侗语、英语方便各种语种人员就医交流。
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门诊部还积极开展以“我的服务”为主题的持续学习交流活动,每日晚间组织腾讯视频线上十五分钟专题授课学习和分享在服务工作中的小故事活动。通过每日晚间各专科主任专业分诊授课学习,每位门诊工作人员也都作为主讲者给大家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一举措不仅加强团队精神建设,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为提升门诊整体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门诊工作人员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门诊爱心志愿服务
积极组织医院职工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门诊高频需求区域增设志愿者,为就医人群提供引导、咨询、陪诊等全流程服务。志愿者们分布在门诊大厅、各科室候诊区等地方,主动为患者指引就诊路线,让病患及家属一进入医院就不再迷茫。
当患者对就诊流程有疑问时,志愿者们会耐心解答,从挂号缴费到取药检查,每一个环节都详细说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就诊。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搀扶患者上下楼梯、推轮椅护送患者前往科室,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关爱与奉献。
在全院的共同努力下,面对持续的就诊高峰,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全力提高诊疗效率,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就医体验,确保医院各环节运行顺畅,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满足百姓就医需求,守护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