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医院首页>>医院动态>>医务人员风采
【博士专访】庞鵾鹏——援“黔”专家倾情帮扶 人才引领一路“黔”行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近年来,贵州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搭建卫生健康领域高精尖人才大汇聚平台,吸引北上广医疗资源下沉扩容到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把人才摆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优先位置。2024年1月16日,第24批赴黔博士服务团抵达贵州,庞鵾鹏博士后作为博士团成员,不远万里来到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人才培养等作用,视黔东南为第二故乡、把挂职当本职,为推动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要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学科发展和医疗人才不可或缺,通过专家团队和领军人物来带动医院的学科发展,是实现医院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庞鵾鹏,医学博士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主任助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眼耳鼻喉医院博士后,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1项,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收录27篇,获得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2等奖1项,并荣获2015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学会ARVO Travel Grant。主要擅长:眼视光、各类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矫正手术(飞秒激光及准分子激光、人工晶体植入等)、白内障手术(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继发性白内障等)、角膜病、干眼症和眼外伤等疾病诊疗。
庞鵾鹏博士来到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后积极下沉、扎实调研,多次进村入户开展义诊活动,亲眼看到了当地一些老百姓因角膜病未及时治疗致盲,还有一些有斜弱视、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由于家长不够重视而延误治疗,导致了患儿永久性的视力损害。庞鵾鹏说:“看到这些患者,自己非常的揪心,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百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医院为庞鵾鹏博士开设了专家门诊,贵州省内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在采访过程中,让他最印象深刻的是一位37岁的外地年轻女性白内障患者,自小就发现有双眼白内障,但因为对手术的忌惮一直不敢手术治疗,而后视力越来越差,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她打听到庞博士来到了黔东南州,千里迢迢赶过来咨询病情。经过庞博士的耐心沟通和精心设计的手术治疗方案,患者最终恢复了光明。当患者打开纱布看到清晰世界万分激动的那一刹那,平时不苟言笑的庞博士此时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位年轻女患者说的那一句“这个世界好清晰啊!”,也许就是对一名眼科医生最好的感谢。
庞博士是眼科专家,他针对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眼科及眼科团队目前的情况,一起制定了眼科未来三年发展及新设备采购规划,还有建设屈光白内障、青光眼、眼表角膜疾病、斜弱视及小儿眼科、眼视光、眼底病等亚专业发展框架,积极推动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建设。医疗精准帮扶,不仅仅要提供医疗技术,更要把为当地培养、培训出高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作为工作目标,这样才能彻底提高帮扶医院的医疗状况,给当地百姓带去真正的健康保障。庞博士对医院的整体布局、医院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愿景进行了解和掌握,对医院的人才管理、学科建设等提出一系列建议,比如梯队建设的合理性,年轻骨干的培养,充分建立起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老中青学科建设团队等;并制定对亚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计划,根据医院政策加强团队建设,重视人才引进及核心骨干培养;紧抓科研团队建设,鼓励团队申报科研项目,设置院级课题孵育项目,制定并修改科研激励政策,为医院培养有潜力的学科年轻骨干。
庞鵾鹏博士还希望自己能够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做好黔鲁两地医疗卫生健康合作的沟通者和对接者,他说:“自己能做的有限,那就无私地传播技术,把专业优势、个人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认真履职尽责,当好桥梁纽带,为助力黔东南州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