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医院首页>>医院动态>>医务人员风采
【博士专访】夏飞——仁心铸就生命防线 使命守护苗乡侗寨
2025年4月28日,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手术室内,一场与死神竞速的生命保卫战悄然打响。一名因高处坠落导致多发肋骨骨折、胸廓畸形、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被紧急送入手术室。面对伤者复杂的创伤和随时可能恶化的生命体征,刚上任不久的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夏飞火速组织专家团队抢救,并亲自主刀,带领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与丰富经验,历经数小时奋战,成功为患者完成胸廓重建及脏器修复手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为后续脊柱手术创造了宝贵机会。这场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夏飞扎根创伤救治一线20年日常工作的缩影,也是贵州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推动民族地区医疗水平提升的具体体现,夏飞和其他帮扶专家一样,在医疗帮扶的春风中舒展新枝。
临危受命显身手 多学科协作创奇迹
52岁患者吴女士,从10余米高处坠落导致11处严重损伤,其中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膈肌破裂、肺裂伤并脊柱骨折的情况尤为凶险。夏飞院长迅速启动严重创伤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组织胸外科、骨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专家进行术前评估。"患者肋骨骨折胸廓畸形、膈肌破裂导致呼吸衰竭,必须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夏飞在术前讨论中精准研判,决定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先解决危及生命的胸部创伤,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处理脊柱问题。
手术台上,夏飞带领胸心外科团队,利用B超准确定位肋骨骨折的位置,采用3cm的小切口,在胸腔镜辅助下娴熟地进行肺裂伤修补、膈肌修补,同时采用微创肋骨接骨技术,精准复位固定胸廓。麻醉科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护理团队默契配合器械传递,整个流程如精密仪器般高效运转。在修复直径达6厘米的膈肌裂口时,夏飞创新性地采用"三明治"缝合技术,既保证了修补强度又最大限度保留膈肌功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扎根急诊一线二十载 淬炼医者担当
作为贵州省危急重症绿色通道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核心成员,夏飞的名字始终与"生命守护"紧密相连。自2004年进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以来,夏飞用20年的时光在创伤医学领域深耕细作。作为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多发伤综合救治、创伤危重症管理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率先于本省开展胸部创伤微创手术,参与发表胸部创伤救治、急诊创伤输血等全国专家共识3篇。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专家、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执行副队长、贵州省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紧急医学救援专家、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灭火救援专家,他累计参与重大灾难救援任务30余次,主导危重创伤抢救超过2000例,圆满完成各项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此外,他先后参与援鄂、援沪医疗支援及本土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疫一线作出重要贡献,相关工作获得主管部门表彰及广泛好评。同时,作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他积极推动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及创伤中心建设覆盖全省88个区县。
在夏飞的从医生涯中,获得多项荣誉,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委、省政府“记功”表彰、贵州省第三届“百名优秀医生”、贵州省首届“最美劳动者”、中国网事·感动贵州2023“年度人物”。
医疗帮扶践初心 苗乡侗寨筑健康
2025年初,夏飞受组织委派赴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挂职,这是个人职业生涯的新起点。到任三个月来,他深入一线调研,走遍急诊、心内、骨科等重点学科,通过医护座谈掌握诊疗流程痛点。同步走访医务、质控、后勤等行政部门,梳理出医疗资源、人才梯队、信息化建设等结构性发展瓶颈。针对多学科协作薄弱环节,他组织专题研讨会,邀请省级专家把脉问诊。通过组建发展规划部门,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导向,绘制"强专科、精管理、智慧化"五年发展蓝图,重点推进高级创伤中心认证、复合手术室建设、人才引育计划等,同步启动绩效考核体系重构,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石。
薪火相传育人才 续写医者大爱
在全力提升临床救治能力的同时,夏飞始终牢记"医者师者"的双重使命。他主导建立"导师制"青年医师培养计划,每周开展急诊思维训练营,定期组织模拟灾难救援演练。此次手术中跟随学习的全体医师表示:"夏院长不仅教我们手术操作技能,更强调'救治思维'的培养,要求我们学会在复杂伤情中抓住主要矛盾。"
对于医院未来的规划,夏飞有着清晰的蓝图:"下一步医院将重点发展特色专科、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科研合作与硬件升级,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同时构建区域医联体与远程医疗网络,强化智慧医院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并融入绿色理念与人文关怀,以区域医疗中心十大功能定位为目标,致力打造高水平区域医疗高地。"如今,在他的带领下,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正朝着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稳步迈进。
从省城三甲医院到民族地区基层医院,从急诊专家到医院管理者,夏飞用仁心仁术诠释着医者的责任担当,这位急诊“老兵”正在苗乡侗寨续写着守护生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