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医院首页>>医院动态>>医疗动态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经内镜结肠支架置入术——微创技术助力肠癌患者重获新生
近日,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黔东南医院)内镜中心团队,成功为一名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六旬男性患者实施“经内镜结肠支架置入术”,以微创技术快速解除患者梗阻危机,为后续外科根治手术创造宝贵机会。这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
60岁的杨先生(化名)因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紧急到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左半结肠癌并发完全性肠梗阻,肿瘤组织已完全堵塞肠腔。患者腹部胀如鼓,疼痛难忍,若不能及时解除梗阻,随时可能引发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致命风险。考虑到患者患有基础疾病,若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肿瘤并造瘘的治疗方案,手术风险极高。内镜中心团队经多学科会诊,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经内镜结肠支架置入术”。
(术中)
手术由内镜中心陈礼娟副主任医师主刀,黄秀江主任医师配合。在内镜直视下,他们凭借着娴熟的操作技术,将一根记忆合金支架精准置入狭窄肠段。随着支架缓缓展开,被肿瘤压迫的肠腔瞬间恢复通畅,淤积多日的粪便顺利排出。术后X线显示支架位置精准,肠管扩张显著缓解,患者腹胀腹痛症状完全消失,次日恢复进食。
据黄秀江主任医师介绍,经内镜结肠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微创介入技术,特别适用于无法耐受急诊手术的恶性肠梗阻患者,对于杨先生这类进展期肠癌患者,支架置入不仅化解了急诊风险,还能通过快速恢复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态,为后续肿瘤综合治疗奠定基础。目前患者已转入外科病房,待全身状态优化后将接受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真正实现“急诊微创解梗阻,择期手术除病灶”的阶梯化治疗目标。
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该技术具有三大显著优势: 一是创伤极小,仅通过自然腔道操作,避免开腹创伤;二是立竿见影,支架置入后即刻恢复肠道通畅;三是为根治手术赢得“黄金窗口期”,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后,外科团队可从容实施肿瘤根治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我院消化道疾病多学科诊疗中心(MDT)的高效运作。该中心整合内镜中心、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影像科、肿瘤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资源,建立“微创介入-外科手术-放化疗”全流程诊疗体系。特别是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已形成“支架置入解除梗阻→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根治手术完全切除”的标准化诊疗路径,使晚期肿瘤患者获得更多治愈机会。
近年来,医院持续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引进高清内镜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等先进设备,培养微创介入技术人才梯队。目前每年完成各类内镜介入手术超三千例,技术水平跻身全省前列。医院还通过“医联体+远程会诊”模式,将先进技术辐射至周边县域,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从解除梗阻到根治肿瘤,从挽救生命到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始终追求以最小创伤实现最佳疗效。”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夏飞表示,医院将继续深耕微创技术领域,推进肿瘤早筛早治项目,为守护苗乡侗寨百姓肠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科室简介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是一个独立的科室,包含消化内科门诊、内镜诊疗室及消化内镜日间病房三个部分,集内镜诊疗、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是目前贵州省规模较大的消化内镜中心之一。系中国医师协会基本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贵州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炎症性肠病联盟贵州省炎症性肠病分中心。中心现拥有先进的消化内镜设备和相关内镜诊疗配套设备,包括电子内镜主机及先进的高清晰电子胃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放大染色内镜、胶囊内镜及内镜下治疗所需要的电凝电切设备。中心配备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设备保证了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配备麻醉复苏监测系统保障了术中及术后复苏安全性。目前我院消化内镜的诊疗步入了一个平稳并快速发展的轨道,内镜中心每年接诊1.5万余例,内镜微创手术3000余例。中心近年来开展了胃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经内镜ESD和EMR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胰管相关疾病,超声内镜(EUS)在消化系疾病的诊治,潜水胶囊内镜(DCE)在小肠疾病的诊断,经内镜痔上直肠黏膜套扎术(ESHB)治疗内痔并脱出,经内镜粪菌移植(FMT)和灌注复合益生菌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等技术。近年来内镜中心医护人员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简明胃肠镜检查》,获黔东南州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项,参加第91回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总会并进行口演交流,参与制定《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1)》。
地址: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综合楼三楼内镜中心
电话:0855-3860519
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2:00 14:00—17:30
周六 8:00—12:00(法定节假日值班时间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