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医院首页>>医院动态>>医疗动态
我院多部门联动开展 DIP改革支付数据分析交流培训
在DIP支付改革三年来,为更好地实现医保基金高效安全运行、医疗机构高质量规范发展与患者合理医疗费用负担减轻的三方协同,构建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新生态,近期,我院由张小梅副院长带队,医保科牵头协同运营办、病案管理科及质控科,深入各科进行DIP支付改革交流培训,帮助科室医务人员精准掌握 DIP 政策要点、核算逻辑及临床应用规范,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
一、精准调研,按需定制培训内容
培训前期,院党委张林书记联动医保科、运营办、病案管理科、质控科和信息科进行会议要点说明,张林书记指出,DIP分组是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据产生的,也必须依靠“大数据”来执行、落地。数据分析是目前院内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各部门收集科室在 DIP 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与需求,针对医保局反馈我院上半年的数据汇总分析,将培训大纲拟定为 “2.0分值库解读 - 科室前五位收治疾病 - 案例分析 - 问题答疑” 四大模块,确保内容贴合临床实际。
二、互动交流,打通政策落地 “最后一公里”
为避免 “单向灌输” 式培训,本次交流会设置了 “科室提问 - 集体研讨 - 各职能科室答疑” 环节,鼓励医务人员结合实际工作提出问题。交流会上,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肝胆外科、骨四科、骨二科、疼痛科等科室均针对存在的疑惑积极提问,例如:“如何选择主要诊断以确保分组准确?”,“对于合并症并发症较多的病历该如何进行超支的弥补?”,等,病案管理科专员现场结合ICD-10 疾病诊断编码规则,运营办从 “成本分摊原则”,医保科从“DIP 分组目录”及“医保报销范围” 等方面通过举例说明来进行详细解答。此外,还针对各科室常见的 “诊断与手术操作不匹配”“耗材使用超医保限定”“病历书写不规范导致分组偏差” 等问题,逐一制定整改建议清单,确保问题 “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三、培训成果显著,为改革落地注入动力
本次阶段性深入科室的交流培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务人员政策认知度大幅提升,通过培训后病案首页的填写显示,各科室人员对 DIP 分组原则、编码规范的掌握、对 “诊疗行为与DIP效益关联” 的理解都显著提升;二是临床问题得到集中解决,现场收集各科室提出的DIP相关问题,现场解答,其次 “病历编码错误”“费用不规范” “主诊断与主手术不匹配”等高频问题整改方案已逐步整改,各科室DIP分组准确率明显提升;三是科室协同机制初步组建 “医师-编码-医保” 专项小组,明确患者入院评估、诊疗方案制定、出院结算等环节的协同职责,为后续全院推广奠定基础。
通过此番深入培训,张小梅副院长提出医院将持续以 DIP 支付改革为抓手,推动诊疗行为规范化、成本控制精细化、科室管理科学化,最终实现 “提质、控费、增效” 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由于各科室病种结构、诊疗特点不完全一致,因此只有科室结合自身特色,加强临床监管,深挖数据内涵,医保DIP支付改革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从而使医院健康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